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材行業標準
JC943-2004 混凝土多孔磚
Concrete perforated bricks
2004-07-03發布 2004-11-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前 言
本標準第6.1.3、6.3—6.9條是強制性的,其余為推薦性的。
本標準是根據生產與使用實際的需要,參與美國ASTMC55-97a《混凝土磚》、GB8239-1997《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GB13544-2000《燒結多孔磚》等國家標準,在試驗驗證的基礎上制訂的。
本標準由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提出。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混凝土多孔磚的術語和定義、等級和標記、一般要求、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產品合格證、運輸和堆放等。
本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用的混凝土多孔磚,主要用于承重部位。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本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175-1999 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
GB/T2542-2003 砌墻磚試驗方法
GB/T4111-1997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試驗方法
GB6566-200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劑
GB/T14684-2001 建筑用砂
GB/T14685-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8968-2003 墻體材料術語
YBJ20584-1984 混凝土用高爐重礦渣碎石技術條件
3.術語和定義
3.1混凝土多孔磚 Concrete perforated bricks
以水泥為膠結材料,以砂、石等為主要集料,加水攪拌、成型、養護制成的一種多排小孔的混凝土磚。
3.2其它術語和定義見GB/T18968。
3.3混凝土多孔磚各部位名稱見示意圖1(略)。
4.等級和標記
4.1等級
4.1.1按其尺寸偏差、外觀質量分為:一等品(B)及合格品(C)。
4.1.2按其強度等級分為:MU10,MU15,MU20,MU25,MU30。
4.2標記
產品按下列順序標記:名稱(代號CPB)、強度等級、外觀質量等級、標準編號。
示例:強度等級為MU10,外觀質量為一等品的混凝土多孔磚,其標記為:CPB MU10 B JC943-2004
5.一般要求
5.1原材料
5.1.1水泥:應采用符合GB175規定的水泥。
5.1.2細集料:應符合GB/T14684的規定。
5.1.3粗集料:碎石、卵石應符合GB/T14685的規定,重礦渣應符合YBJ20584的規定。粗集料的最大粒徑不應大于最小肋厚。如采用石屑等破碎石材,小于0.15mm的細石粉含量不應大于20%。
5.1.4外加劑:應符合GB8076的規定。
5.2 孔洞結構
5.2.1 孔長(L)與孔寬(b)之比L/b≥3為矩形條孔。
5.2.2 矩形孔或矩形條孔的4個角應為半徑(r)大于8mm的圓角。
5.2.3 鋪漿面應為半盲孔。
5.3 養護工藝及場地
5.3.1 鼓勵生產企業使用規范的蒸壓或蒸養工藝。
5.3.2 生產企業應具備與生產能力相匹配的滿足28天自然養護要求的場地。
6.技術要求
6.1 規格
6.1.1 規格尺寸:混凝土多孔磚的外型為直角六面體,其長度、寬度、高度應符合下列要求:290,240,190,180;240,190,115,90;115,90。
6.1.2 最小外壁厚不應小于15mm,最小肋厚不應小于10mm。
6.1.3 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尺寸允許偏差(單位為毫米)
項目名稱 | 一等品(B) | 合格品(C) |
長 度 | ±1 | ±2 |
寬 度 | ±1 | ±2 |
高 度 | ±1.5 | ±2.5 |
6.2 外觀質量
外觀質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 外觀質量(單位為毫米)
項 目 名 稱 | 一等品(B) | 合格品(C) | |
彎曲≤ | 2 | 2 | |
掉角 缺棱 | 個數,個≤ | 0 | 2 |
三個方向投影尺寸的最小值≤ | 0 | 20 | |
裂紋延伸投影尺寸累計≤ | 0 | 20 |
6.3 孔洞排列
孔洞排列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 孔洞排列
孔 型 | 孔洞率 | 孔洞排列 |
矩形孔或矩形條孔 | ≥30% | 多排,有序交錯排列 |
矩形孔或其它孔形 | 條面方向至少2排以上 |
6.4 強度等級
強度等級應符合表4的規定。
表4 強度等級(單位為兆帕)
強度等級 | 抗壓強度 | |
平均值≥ | 單塊最小值≥ | |
MU10 MU15 MU20 MU25 MU30 | 10.0 15.0 20.0 25.0 30.0 | 8.0 12.0 16.0 20.0 24.0 |
6.5 干燥收縮率
干燥收縮率不應大于0.045%。
6.6 相對含水率
相對含水率應符合表5的規定
表5 相對含水率(%)
干燥收縮率 | 相對含水率 | ||
潮濕 | 中等 | 干燥 | |
<0.03 0.03—0.045 | 45 40 | 40 35 | 35 30 |
注1:相對含水率即混凝土多孔磚含水率與吸水率之比: W=ω1/ω2*100%; 式中: W-----混凝土多孔磚的相對含水率(%); ω1----混凝土多孔磚的含水率(%); ω2----混凝土多孔磚的吸水率(%)。 注2:使用地區的濕度條件: 潮濕----系指年平均相對濕度大于75%的地區; 中等----系指年平均相對濕度50%-75%的地區; 干燥----系指年平均相對濕度小于50%的地區。 |
6.7 抗凍性
抗凍性應符合表6的規定。
表6 抗凍性
使用環境 | 抗凍標號 | 指標 | |
非采暖地區 | D15 | 強度損失≤25% 質量損失≤5% | |
采暖環境 | 一般環境 | D15 | |
干濕交替環境 | D25 | ||
注1:非采暖地區指最冷月份平均氣溫高于-5℃的地區; 2:采暖地區指最冷月份平均氣溫低于或等于-5℃的地區。 |
6.8 抗滲性
用于外墻的混凝土多孔磚,其抗滲性應滿足表7規定。
表7 抗滲性(單位為毫米)
項目名稱 | 指標 |
水面下降高度 | 3塊中任一塊不大于10 |
6.9 放射性
放射性應符合GB6566的規定.
7.試驗方法
7.1 尺寸偏差、外觀質量、孔洞排列及其結構、壁厚、肋厚的試驗按GB/T2542進行,其中孔洞率試驗時,試件體積計算精確到0.0001立方米;矩形圓角試驗采用半徑為8mm的標準檢測板。
7.2 強度等級、干燥收縮率、相對含水率、抗凍性與抗滲性試驗按GB/T4111進行,其中干燥收縮率試驗的測定標距為150mm;抗滲性試驗用的抗滲裝置的玻璃管直徑為30mm,測定標距為150mm。
7.3 放射性按GB6566進行。
8.檢驗規則
8.1 檢驗分類
8.1.1 出廠檢驗
檢驗項目為:尺寸偏差、外觀質量、強度等級、相對含水率。
8.1.2 型式檢驗
第6章中要求的全部項目。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進行型式檢驗:
?。?/span>1)新產品的試制定型鑒定;
?。?/span>2)正常生產后,原材料、配比及生產工藝改變時;
?。?/span>3)正常生產時,半年至少進行一次;
?。?/span>4)產品停產三個月以上恢復生產時;
?。?/span>5)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
?。?/span>6)放射性物質在產品投產前或原材料發生重大變化時進行一次;
?。?/span>7)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要求時。
8.2 組批規則
混凝土多孔磚按外觀質量等級和強度等級分批驗收。以用同一種原材料配制成,同一工藝生產的相同外觀質量等級、強度等級的35000—150000塊混凝土多孔磚為一批,不足35000塊的按一批計。
8.3 抽樣規則
8.3.1 每批隨機抽取50塊做尺寸偏差和外觀質量檢驗。
8.3.2從尺寸偏差和外觀質量檢驗合格的混凝土多孔磚中抽取如下數量進行其它項目檢驗:
?。?/span>1)強度等級:10塊;
?。?/span>2)干燥收縮率:3塊;
?。?/span>3)相對含水率:3塊;
?。?/span>4)抗凍性:10塊;
?。?/span>5)孔洞率:3塊;
?。?/span>6)抗滲性:3塊;
?。?/span>7)放射性:3塊。
8.4 判定規則
8.4.1 若受檢的混凝土多孔磚的尺寸偏差和外觀質量均符合表1和表2的相應指標時,則判該塊混凝土多孔磚符合相應等級。
8.4.2 若受檢的50塊混凝土多孔磚中尺寸偏差和外觀質量不符合表1和表2的試件數不超過七塊時,則判該批混凝土多孔磚符合相應等級。
8.4.3 當所有項目的檢驗結果均符合本標標準第6章各項技術要求的等級時,則判該批磚為相應等級。
8.4.4 原材料與產品中的放射性超過GB6566規定時,應停止生產與銷售。
9.產品合格證、堆放和運輸
9.1 混凝土多孔磚出廠時,宜適當包裝,并應提供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內容包括:
?。?/span>1)廠名和商標;
?。?/span>2)批量編號和混凝土多孔磚數量(塊);
?。?/span>3)產品標記和檢驗結果;
?。?/span>4)產品質量合格證書編號;
?。?/span>5)生產日期;
?。?/span>6)檢驗部門和檢驗人員簽章。
9.2 混凝土多孔磚應按規格、等級分批分別堆放,不得混堆。
9.3 混凝土多孔磚在堆放、運輸時,應采取防雨水措施。
9.4 混凝土多孔磚半年時,嚴禁碰撞、扔摔,應輕碼輕放,禁止翻斗傾卸。
2017年02月01日
混凝土多孔磚行業標準
發布時間:
132
瀏覽次數: